< 更新 更早 >

疏离

  • 我们自己,不仅应当与别人的观点保持疏离,也应当与自己的观点保持疏离,因为我们并不是我们的观点本身。我们是那个有智慧与自己的观点相疏离的人。我们是不必要保持一致性的人。

  • 我从前非常喜欢一个说法,就是当作者完成一篇文字,从他提笔起来的那一刻起,文本就拥有了自己的生命,他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把文本捏成了最终的样子,文本最终的样子,就迅速在无数读者的阅读中发生了无数新的意义,作者不再对文本为什么写成这样子、写成这样子的意图何在拥有权威的解释权。

  • 我现在不再认同作者的退席所剩下来的“文本”这样的概念。写作时作者脑中不断有基于他的经验和思考的思绪出现,每一个思绪都是模糊的,然而都企图成为完整连续一致的宏大叙事,然而这些思绪却又相互矛盾,相互削适,相互激发融合,最终那个凝固下来的文本,不过是思绪的战场里没有灰飞烟灭的尸骸。这些尸骸被放置得如此整齐,乍一看就好像是一个有序的整体似的,像是由一个单独上的构思被一气呵成文本。在文本被阅读的过程中,作者是永恒在场的,那时他脑海里流转的最终没凝固下来的思绪,都参与造成了最终的凝固,并如幽灵般干预着我们把凝固的文本重新在我们脑海流转起来的过程。

宋皿

Published under (CC) BY-NC-ND tagged with 书写 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