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 更早 >

《三体》舞台剧(深圳站)观后

按:观影动因的部分内容较长,只关心观后部分的,请直接跳到“观影体验”一节。

8月19日晚,我在深圳大剧院观看了《三体》舞台剧

观影动因

选择去看《三体》舞台剧的原因是:

首先,受少年时代读的物理科普书籍的影响,我一直是理论物理的爱好者。

我业余一直有持续学习数学与物理阅读paper,愿景是如果在有生之年里,终极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或者哪怕只是下一代物理能出来,希望我能看懂相关的论文,写程序模拟几个解。是的,如今我只是一个接近而立之年的码农,在繁忙的工作之外,拥有的只是亚健康的身体和时有下滑迹象的智力,所以我的愿景只是设在这么一个看似付出持续努力可以触及的距离。

即使是这样一个微小的愿景,依然可能耗尽一生的业余时间,也不能达成,哪怕与书籍一起被置于一个与世隔绝而又衣食无忧的小岛。这一点,无论是Andrew John Wiles对“Hanc marginis exiguitas non caperet”的 Fermat's Last Theorem 的证明,还是 The Stacks ProjectTheoretical Physics Reference online booknLab wiki 亦或Wolfram ScienceWorld,都无声地说明了,无论终极理论拥有多么简洁优雅的数学美,多么依赖一个可以直观把握的关键思维跃迁,理解它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厚度和学科跨度,都需要以万小时为单位的学习、练习与思维磨砺,这还没有算上对于智商和学术交流氛围的要求。

然后,我是《三体》的读者。

那时持续看《科幻世界》的我曾经与当时在《科幻世界》上连载第一部的《三体》失之交臂。记得或许是因为看到《三体》游戏那段,对里面硬要用地球文明的发展阶段来衡量/类比三体文明的发展阶段不喜,所以后面都绕开《三体》。现在的我依然有这样的恶习,采用很短平快地方式来决定看不看一本书,看这本书还是那本书,相信有缘自会再相会。所幸,后来我又再遇到了《三体》,一口气读完了三部,具体的时间和过程已经忘记了,因为后来又刷了很多次。

《三体》中的科幻特别值得称道的一点是硬而且不生硬。

硬是指大刘将对世界本源与科技发展的设定,建立在尽可能准确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尽可能详尽形象的细节之上,并为之注入热爱科学者对未知的好奇心、对以科技手段释放可能超越现状的向往,以及思辨实证的精神。

科幻硬,有相应物理知识的人就不会感到虚假,能够尽情放飞理性,沉浸其中体验其可能性。以柔软细致的文笔与热爱崇尚的情怀去描写硬的科学,人们便可以在情境中获得直观的把握与情感的亲近,也切实感受到科学对日常生活的深远影响。当然,科幻再硬,不能替代科普和科学训练,合适的延展阅读是周边的科普,如《三体》中的物理学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关于后者,我还去看了相关论文并为之写过一篇笔记:关于《Interstellar》里的黑洞与虫洞可视化的论文与其关键内容意译

不生硬是指,人物和情节没有像傀儡一样为科幻的点子服务,而是活生生人物顺着自己的心路历程,走到情节的关键时点时,被科幻的点子照亮了一条原来看不到的路。而且《三体3》里科幻的点子还特别丰盛^idea1^idea3,想象力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角落,“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全方位地为千回百转的情节提供支点。

但科幻小说最为动人心弦的,并不只是其科学的部分。

很小我就总喜欢说“科幻只是在科技所营造出来的场景下,展现目前科技条件下被压抑的人性,可以怎样从初遇的幸福发展为最终的悲剧”。以我那时的阅历,能懂多少人性?不过是用这个大词,来遮掩我成长的恐惧,来保持一个矜持的距离。即便如此,读《三体》的我关注的焦点,依然始终在人性上。

在我读来,过于简化地说,《三体1》说的是对善的向往(“消灭人类暴政”)所带来的恶(“世界属于三体”)。单一个体上的这个道理,即所谓有情皆孽:只要人有自我意识,有欲望和追求,而且信息不对称,其行为就可能带来与自己价值体系相悖的后果。而社会中的人们因为理念的相似性形成一个群体,再受外部变化或内部张力驱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上演各种冲突和反复的戏码,个体在其中迷失、违背初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择手段的过程的次生影响却变成了实际得到的结果,而且即使walk away,后果依然会在久远的时间之后,在更深的发展程度上,找回来。

《三体2》提出了“黑暗森林”的假说,这个假说具备相当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寒意方面),而且在情节演进中,2中的星星的咒语、地球与三体、星舰地球,3中的歌者、四维小水洼里的墓地,多角度多层次地演示了这个假说,是它变得如此逼真。

虽然后来我又看过很多对于这个假说的批驳,或者同样是回答费米悖论^fermi-paradox-explained-zhihu-2^fermi-paradox-explained^black-night的其他假说^great-filter,以及基于这个假说,但再其上进行了否定之否定(如果把这个假说当作一种对类似银河大帝国这样的宇宙图景的否定)的发展演化的小说或者设定,但这个假说成为了一个严肃思考宇宙文明间关系的人绕不过去必须直面的假说。

《三体3》以客观的历史进程狠狠地黑了现在已经被广泛用作贬义词的“圣母”心态和在历史暂态中反复无常的群体心理变迁,揭示这两者使得人类错过一次次关键的技术发展和生机。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智子统治下,那些刚刚被科技和对称的信息宠坏的孩子们,去直面最基本的生存困境和信息匮乏,再然后就是对为前进那么不择手段的维德坚持对程心守诺的痛心疾首。

《三体》并不是我最为推崇的科幻小说,我也不是什么狂热的粉丝。然而《三体》里说的这些事情,始终使我保持着警惕,无论我是在向善,是在轻信,是在猜疑,是在信息瘾,是在刻奇(Kitsch),还是在以达尔文的方式强势推进。

一方面我始终保持着对科技进步的热切期盼,也随时为自己所在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与互联网金融行业被下一代的技术所彻底变成传统行业而准备,像海绵一样利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汲取一切可以汲取到的知识,相信着或许会在有生之年摆脱肉体的桎梏,拥抱技术奇点^tech-singularity

另一方面,我为当代科技发展实质上陷入某种瓶颈与停滞,却致力于信息化的虚假繁荣而深深担忧,也始终警惕着对反智与民粹对于科技进步的反噬,担心着人类因为营生而耽误科技发展,或是因为战乱而文明退化,结果在还没准备好时就遇到超越自己科技发展水平的挑战。简而言之,我在科技的天堂与没有科技的地狱这两个相反的图景的夹缝中,都保持着对人性的警惕。

上面这些想法,放到日常社交讨论中,都是非常偏激而具有争议性的。现实生活并没有这么戏剧性,也没有这么多宏大叙事。但是,阅读科幻时的我们,不都是这样,以现在的智识,回归到了中二的视角里么?

最后,之前各种消息,让我对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期盼(嗯,这也只是道听途说罢了;是的,我也看过那个很赞的短片),一听说有舞台剧,当时草草看到的首映好评里又依稀看到大刘监制的说法和他的正面评价,又看到有深圳站,顿时觉得必须来。

这个决定,实际上排除了很多阻力和困难。工作和生活,在这个年龄,就像丛生的水草,不断的缠绕上来,将你拖入窒息的水底,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使出了洪荒之力,才短短地挣扎出水面,来看《三体》舞台剧,来得偿一个再平常再容易再理所应当不过的愿望,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精神生活的时刻。又是再拨开了哪些冗繁的事情,跃迁出了多么容易陷入的碎片化拖延症状态,才在这里写下这些文字,使得这段体验不至于被磨灭。甚至写到这里,依然没有开始正题,我很担忧下一刻是不是又有事情打搅,使得这篇文字加入我落满灰尘的许多半途而废的文本之中。而这些事情,回头数起来又是那么的不足为道,随风飘逝,似乎完全可以轻巧地暂时挂起,来专注做时间的沉淀,以至于提到这些作为本观后感延迟了2天才开始写的理由,都感觉是矫情和借口。

现实琐事给精神追求带来困扰,就像人类社会的当代营生给惠及后代的科技发展带来阻力一样^why-science-1^why-science-3。科技发展的好处看似遥不可及,但如果对它投入不够,在历史的岔口,人们会束手无策,对科技升起“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心情,或者更可怕地,在决策时很理所当然地走上一条不归路,却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我曾在回复一个帖子时写过一段关于科技发展与人类末日的话,引用在这里(回头再从英文译回中文):

 I believe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will eventually solve problems "introduced" by technology, one way or another, as long as we're lucky to be in a timeline (in the context of multi-universe) that doesn't include self-destruction. Let's have the spirit of adventurers, and take our chances.

New technologies would always give humanity new ways to exercise our dark side, so the risk is always there. The risk feels high because of its possible catastrophic consequences, but not the probability.

It might seem immoral to bind the fate of ordinary people to the ship of technology. On the contrary, it's immoral to restrict the whole humanity just because of the concern of survival, especially for the generations to come. Put a constrai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will not only take away the potential quality of their lives but also make them vulnerable and unprepared for the inevitable survival challenges to come.

The singularity is just another bottleneck in human history, just as the ones we left behind. It's difficult for us who live in the ease that modern technologies provide to imagine the horrifying situation without them and the twisting and winding path lead us today.

The following quote from a Quora answer give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o this future issue:

4.5 million tons of manure were being dropped on the streets of Manhattan in 1890, EVERY YEAR, by horses carrying people to work.

That was the big environmental problem of the day. "NYC will be buried in horse manure by 1950!" screamed the headlines.

It doesn't matter what your opinion about this was. None of the people living in NY solved the problem despite the 1000s of opinions.

People with passion for mechanics in Detroit made something called a car.

Problem solved.

Do what YOU love to do today. Surrender to the results. The more you surrender, the more results there will be.

The way you solve the world's problems is to solve your problems. Then trust.

除了上述这些科学发展的益处和必要性之外,我还想引用爱因斯坦的两段话(来自这个知乎答案)里说明对科学或者更一般的精神追求对于个人的意义:

**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都是毫无价值的。**而且我不久就发现了这种追逐的残酷,这在当年较之今天是更加精心地用伪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饰着。**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而且,由于参与这种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但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却不能由此而得到满足。…**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想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而且我不久就注意到,许多我所尊敬和钦佩的人,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中,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在向我们提供的一切可能范围里,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标而有意无意地浮现在我的心目中。有类似想法的古今人物,以及他们已经达到的真知灼见,都是我的不可失去的朋友。通向这个天堂的道路,并不像通向宗教天堂的道路那样舒坦和诱人;但是,它已经证明是可信赖的,而且我从来也没有为选择了这条道路而后悔过。...像我这种类型的人,其发展的转折点在于,自己的主要兴趣逐渐远远地摆脱了短暂的和仅仅作为个人的方面,而转而力求从思想上去掌握事物。
——《自述》

首先我同意叔本华所说的,**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喧嚣拥挤的环境,而到高山上去享受幽静的生活,在那里透过清寂而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眺望,陶醉于那似乎是为永恒而设计的宁静景色。除了这种消极的动机以外,还有一种积极的动机。**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于是他就试图用他的这种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来征服它。**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做的,他们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各人把世界体系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支点,以便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理所不能找到的宁静和安定。
——《探索的动机》(爱因斯坦在普朗克生日会上的讲话)

观影体验

优点

  • 基本忠于原著,这个指的是没有改得面目全非,但不可避免有很多人物、情节删减,较完整的改编点请见这个知乎答案,其中还有一个引发质变的改编,一会放在缺点里说。
  • 关键情节扣人心弦,令人几欲泫然泪下。
  • 现场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较震撼,做得较用心,比如舞台上多层次的投影,比如舞台外场馆壁上的广角度投影,比如切换场景时声音和光影的无缝衔接。
  • 史强演得非常好,真的演活了这个人物,并且成为了这部剧挑梁的主角,他的声音带有一种莫名的力量,使人从多余的多愁善感中超越出来,以站立的、无所畏惧的大写的人的姿态,谈笑间将宇宙尺度或者神秘玄乎的事情,转化为平常心的视角下,可以驾驭、可以给出具体措施来应对的事情。
  • 叶文洁演得较好,很多表情、体态(还有声音)背后的内心活动,我隔这么远,都能深深地感觉到,时而为她心碎,时而被她折服,时而对她感到深深的寒意,曾以文本形式感染我的人物,只有通过这样的表演才得以传神。

特别说明:我对人物表现的肯定并不是从和原著的人物的一致性上来谈,对人物表现的否定性意见可见知乎上的一些答案^figure-negative-1

缺点

  • 汪淼完全成为一个串起情节的道具化的人物,而且演得歇斯底里,缺乏自己独立的人格。
  • 深圳大剧院两侧墙上大块的黑块(没有仔细确认是装饰性还是功能性),严重影响了舞台之外的投影的效果,使得每个场景都被啃掉几块,要是没有或者设法遮住,会极大地改善效果。
  • 三体人侧的情节,基本全部去掉,完全以地球人的视角,完全失去了原著中也可以带入三体人视角的可能,使得如果没有看原著的人,对三体人的认识会非常地刻板;这个在《三体1》或许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会缺少了铺垫,而且同样受制于时间,难以想象,后继的《三体2》、《三体3》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 部分介绍基本概念(如宇宙背景辐射等)的对话,设计得欠佳,偶尔出现因果顺序错乱和突兀或与人物身份不匹配,尤其因为透支而有些糟蹋“整个宇宙为我闪烁”这个场景。
  • 部分引入流行语的桥段,个人不喜,有出戏的感觉。
  • 对部分场景的可视化,与个人想象有出入,觉得可以做得再贴一些。
  • 好像只有“三日凌空”时用了无人机,但飞得犹犹豫豫的,而且并没有怎么变幻,有点反而让人出戏。
  • 有一个引发质变的关键情节和人物身份改编,非常不喜欢:
    • 改编项:
      • 伊文斯其实就是乔装的杨卫宁
      • “古筝行动”中,伊文斯先是把船停下来并自曝身份装了半天逼,然后又把船开动,主动切割上去
    • 不喜欢的原因:
      • 有穿凿的感觉
      • 让世界变小,减弱了世界的多样性
      • 削弱、分散了主题
  • 从知乎上的几个问题^zhihu-review-1的答案来看:
    • 上海站效果最好
    • 北京站存在好几个问题:
      • 场地(“场地小,舞台小,灯光舞美设施不够先进”,“延展到舞台以外的投影和建筑本身的内部装修严重冲突”)
      • 操作失误(“凌空的没有三日,只有两日”、“切割激光开到一半就开不动了”)
      • 现场秩序维持(观众开闪光灯拍照和喧哗)
    • 深圳站应该是仅次于上海站的效果,没有北京站的这3个问题,只有自己的“两侧墙上大块的黑块”问题
    • 广州站有一些现场秩序维持问题,其他问题看不太出来

其他/花絮

  • 我选的座位在2楼16排接近中间的地方,是第二便宜的价位:
    • 离舞台很远,但却也将整个舞台以及舞台两侧的扩展投影区域尽收眼底。这个座位的观影效果印证了我“如果远,就要高”的选座判断,有同事选择了14排的座位,就被2楼的栏杆遮住半个舞台,在朋友圈上发出了“穷人只能看到半个屏幕”的感言。
    • 坐起来实在是比经济舱还要经济舱,每行间隔太窄,出入去洗手间不便不说,双腿在全程十分拘束难受。
  • 现场说了会有第二第三部,全场欢呼,热烈鼓掌。
  • 现场全场一起高呼口号:“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体”。
  • 演职人员以站立的全场作为背景,合影留念。
  • 从身边人对话得知,有好些人是没有看原著就来看舞台剧的。
  • 是一个城市公寓型的房地产商赞助并总冠名的。
  • 现场入口处可获得《三体》科幻巨作原画展的邀请函,是在房地产商的营销体验中心来兑换入场券和T-shirt,我没时间去看。

宋皿

Published under (CC) BY-NC-ND tagged with 物理